佛圖澄尊者對中國佛教之影響

佛圖澄尊者既在後趙推行佛化,所經州郡,建立佛寺,凡八百九十三所。其教誨甚誠篤,重行甚於建寺。如有石虎之尚書張離、張良等,家富奉佛,各起大塔。佛圖澄尊者斥其貪吝積聚,方受現世之罪,何福可希?問石虎曰:「暴虐恣意,殺害非罪,雖復傾財事法,無解殃禍。」由此可知佛圖澄尊者的教導注重在勵行慈濟,當時群眾由於佛圖澄尊者的影響奉化,競造寺宇,相率出家。但其中品類雜濫,生出了許多事故,石虎也認為「今沙門甚眾,或有奸宄避役,多非其人」,而下書囑中書命「簡議真偽」。可見當時佛教雖暢行,雜亂情形也自此而盛。

佛圖澄尊者於後趙建武十四年(永和四年348)十二月八日卒於鄴宮寺,年一百一十七歲。師雖無述作傳世,然持律嚴謹,一般推測,其對當時之戒律,應有相當之改革。佛圖澄尊者受業之弟子幾達一萬,追隨者常有數百,著名弟子有法首、法祚、法常、法佐、僧慧、道進、道安、僧朗、竺法汰、竺法和、竺法雅、比丘尼安令首等。其中堪以代表晉代之高僧者,有道安、竺法首、竺法汰、竺法雅、僧朗、法和、安令首尼等。佛圖澄尊者對我國佛教先覺者道安大師之指導,於佛教思想史而言,實具極大之意義。

釋道安三藏大師有高徒釋慧遠大師,創白蓮社專修淨土法門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淨土宗從此慢慢深入佛教階層。所以佛圖澄尊者至慧遠大師等三代影響中國佛教至深且遠。

故《國清百錄》云:江州匡山東林寺者。東晉雁門慧遠法師之所創也。遠是彌天釋道安之高足。安是大和尚佛圖澄之弟子。三德相承如日月星。真佛法梁棟皆不可思議人也。
且《廬山蓮宗寶鑑》念佛正派說亦云─「粵自大教東流至佛圖澄而盛,由澄而得道安。安之門有遠公戒珠義海龍姿鳳章,於是教門綱紀從茲大備,師著念佛三昧詠親勸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